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高起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一章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12-01


导读
:历史是河南成人高考高起点本科层次文科类专业必考科目史地综合中的一部分内容,河南成人高考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课后练习题及解析。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故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与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至今)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本章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本章知识点

1949年10月,伟大的新中国诞生了。中国从此进入现代化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新政协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共同纲领》
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二、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
1.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运动在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新解放区展开。为孤立地主阶级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到1952年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土地改革基本上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从此,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抗美援朝
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人朝鲜,干涉朝鲜内政,不久又组成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他们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界。同时,美国的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朝鲜局势危急,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在严峻的形势下,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并肩抗击美国侵略者。在中朝军民的打击下,1953年夏,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以美军的失败而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这一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
1.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革命同社会主义建设并存。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这就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三大改造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到1956年年底、全国有96%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年,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的政策,开始实行以加工订货为主的初级、中级国家资本主义;1954年起逐步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全部完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标志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绝对胜利。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使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的是()。
A.重工业
B.轻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届人大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
阅读以下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何年、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
(2)从所列内容看该宪法的特点是什么?
(3)该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二、非选择题
(1)该宪法是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2)该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3)该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以上是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一章的内容,考生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更多河南成人高考资料,如需获取帮助请联系在线指导老师。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部分第二章
下一篇
河南成人高考历史中国近代史部分第十一章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