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郑州 | 开封 | 洛阳 | 平顶山 | 安阳 | 鹤壁 | 新乡 | 焦作 | 濮阳 | 许昌 | 漯河 | 三门峡 | 商丘 | 周口 | 驻马店 | 南阳 | 信阳 | 济源 |
当前位置: 河南成人高考网 > 专升本学习资料 > 文章详情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三章练习题解析

来自:河南成人高考网
时间:2020-09-12


导读:在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层次的考试中政治是一门必考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的知识点详解和练习题解析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纲解读:本章节要求考生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矛盾和运动的观点
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普遍和特殊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即联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是否承认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质的飞跃

D.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联系的特点是()。
A.客观性和多样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命

D.必然性和偶然性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白天过去,黑夜到来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7.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8.唯物辩证法的扬弃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10.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二、辨析题
1.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3.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3.简述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产和外国文化。
2.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

2.A【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D【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A【解析】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5.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D【解析】事物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在因果联系中,两个现象之间是前后相继的,更重要的是两者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只有D选项符合因果联系。
7.B【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8.D【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9.D【解析】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10.A
二、辨析题
1.错误。(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共性部分,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因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2.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两种不同质的变化,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根本性质变化;另一种则相反。前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因为这种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命题看到了发展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有其合理性,但事物性质的变化不等同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命题表述是不科学的。
3.错误。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的认识。(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3)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性规律。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还可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4.正确。这句话说明了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命题的意思是:不要以为好事太小就不屑于去做,也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干了也无所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所以对于好事要从点滴做起,对于坏事要防微杜渐。

三、简答题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第一,新事物有新的要素、新的结构和新的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或历史条件,而旧事物之所以旧,在于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新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取、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它的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
3.(1)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相互限制、相互离异、相互反对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总是与同一性相联结,为同一性所制约。总之,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必须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同一,又在它们的同一中把握对立。

四、论述题
1.(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共性与个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第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渗透、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又总是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脱离共性的个性也是不存在的。第三,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意义: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指导;第三,它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典型”“解剖麻雀”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第四,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法,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以这个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有重大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即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道路;又要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即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2.(1)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而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不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2)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没有发展。第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成长起来的,它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因素,辩证的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中断。(3)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全盘抛弃。(4)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的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三章的练习题解析,内容仅供考生参考,如需获取全部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还可以与在线指导老师联系领取。  


免费领取河南成考报考指导资料
姓名:   电话:   点击领取
上一篇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四章考点(1)
下一篇
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第三章考点(3)
可信网站 安全验证 实名验证
声明:本网站是社会性质成人高考信息交流网站,致力于帮助广大河南成人高考考生解决问题顺利通过考试,所有信息以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内容为准!
河南成人高考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和建议:aue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