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是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最主要的原因?( )
A、自然环境所迫
B、工具太简单
C、劳动所得少
D、个人力量小
2、下列有关仰韶文化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也称彩陶文化
B、分布于黄河中下游
C、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D、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3、整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所处的时间约为( )
A、公元前7000~前3000年
B、公元前6000~前3000年
C、公元前5000~前3000年
D、公元前4000~前3000年
4、下列各项中,对半坡氏族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
B、反映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C、他们制造工具简单,是打制石器和木棒
D、有原始农业、畜牧业、会建造居室、过定居生活
5、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 )
A、人会熟食,而动物不会
B、人能直立行走,而动物不会
C、人过着群居生活,而动物不会
D、人能够制造工具,而动物不会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起始于( )
A、半坡氏族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夏朝
D、商朝
7、商朝的灭亡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被另外的部首利用人民的反抗,乘机起兵攻灭
B、通过诸侯的兼并战争灭亡
C、被属国首领带兵在正义战争中推翻
D、被少数民族攻破京城灭亡
8、下列哪项不符合分封制的内容?( )
A、周初统治者先后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国对王室负有义务,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C、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
D、王位世袭制开始代替了禅让制
9、下列对二里头文化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
B、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C、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
D、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渑池仰韶村
10、著名的城濮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在今( )
A、河南省境内
B、山东省境内
C、山西省境内
D、河北省境内
11、下列哪项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确立霸业的共同条件?( )
A、抓着战机,正确决策
B、占有有利地形
C、发展生产,训练军队
D、很得民心
12、我国古代主张天子、国君和各级官吏由选举的贤能担任的是( )
A、韩非子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1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很多,其中比较彻底的一次变法是( )
A、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B、管仲在齐国的变法
C、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4、下列哪项不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来源?( )
A、从诸侯国国君那里层层分封而来
B、贵族大量占有私田
C、立功的将士受尝得地
D、大商人占有大量土地
15、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6、东汉斑超出使西域,发生于( )
A、公元前一世纪
B、公元前二世纪
C、公元一世纪
D、公元二世纪
17、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在什么时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 )
A、公元105年
B、东汉前期
C、东汉后期
D、西汉前期
18、导致我国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9、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
A、东晋和前秦
B、东晋和匈奴
C、前秦和匈奴
D、西晋和匈奴
20、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羌族
B、匈奴族
C、鲜卑族
D、氐族
答案:
1、B 2、B 3、C 4、C 5、D 6、D 7、A 8、D 9、D 10、B
11、C 12、B 13、D 14、A 15、C 16、C 17、D 18、D 19、A 20、C
一、选择题
1.中法战争期间,领导镇南关大战的清军老将是( )
A.冯子材
B.聂士成
C.左宝贵
D.刘永福
2.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中法新约》
D.《马关条约》
3.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是( )
A.刘铭传
B.刘永福
C.冯子材
D.左宝贵
4.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壮烈捐躯,他是( )
A.冯子材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左宝贵
5.下列有关《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
B.条约允许日本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放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四个地区为商埠
6.规定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7.规定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问答题
8.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9.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A4.B5.B6.C7.D
二、问答题
8.①因为《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控制朝鲜,便利了日本以朝鲜为跳板,大举向我国东北扩张侵略势力。台湾、澎湖列岛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②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欧美列强根据片面最惠国条款,也都享有条约规定的特权。外国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9.(略)
一、选择题
1.秦始皇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2.汉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B.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
C.西汉社会经济过于贫乏
D-为反击匈奴作准备
3.中国古代史书极力称道的“光武中兴”,其含义最确切的表述是光武帝( )
A.恢复汉政权,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B.调整政策,减轻剥削,恢复经济
C重新实施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稳定
D.提倡节俭,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经济
4.历史上最早统辖现在新疆地区的权力机构的名称是( )
A.西域都护
B.安息都护
C.黑水都护
D.北庭都护
5.下面关于造纸术的一些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①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②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③考古证明我国西汉时已经会造纸④东汉时造纸术先后传到朝鲜和阿拉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各项与东汉张仲景相符的是( )
A.被誉为“神医”
B.发明麻沸散
C.著《伤寒杂病论》
D.擅长外科手术
二、问答题
7.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8.秦末农民战争为什么爆发?它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9.两汉文景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A 5.A 6.C
二、问答题
7.(1)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8.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是秦朝的暴政。秦统一以后,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强迫农民服沉重的兵役和徭役,使用严酷刑罚。人民忍无可忍便发动武装起义。秦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卜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使新兴的西汉王朝不得不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略)
选择题(一)
1.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美国1878年宪法最突出的局限性是( )
A.总统的权力过大
B.大小州之间不平等
C.国会中没有人民选举的代表
D.严重的种族歧视
3.“铁血宰相”指的是( )
A.张伯伦
B.丘吉尔
C.俾斯麦
D.队达拉第
4.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的斗争对象是( )
A.荷兰殖民者
B.法国殖民者
C.英国殖民者
D.俄国殖民者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于( )
A.普法战争以后
B.瓦尔密大捷后
C.二月革命后
D.六月起义后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的自治领出现了( )
A.反英运动
B.分离运动
C.独立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7.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德黑兰会议
8.“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干涉他国内政
B.扩大军事力量
C.争夺世界霸权
D.援助欧洲复兴
9.主动改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美国总统是( )
A.杜鲁门
B.尼克松
C.肯尼迪
D.里根
10.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南”“北”开始对话。“北”是指( )
A.北半球国家
B.北欧国家
C.欧共体国家
D.发达国家
11.秦朝统一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是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2.春秋霸主中,势力地处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君有( )
①楚庄王 ②齐桓公 ③勾践 ④晋文公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①③
13.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吏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博士
14.在西汉时发明的农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简车
15.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著名医学家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6.人们对武则天的统治褒贬不一,我们基本肯定她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唐高宗处理政事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7.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B.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
C.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D.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18.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这是因为“两税法”( )
A.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B.改变了以土地多少为主的征税标准
C.改变了按土地和财产多少的征税标准
D.改变了一年分几次收税的情况
19.北宋的主战派,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
A.岳飞
B.王彦
C.韩世忠
D.李纲
20.元朝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
A.蒙古
B.回鹘
C.回族
D.色目
参考答案:1.A 2.D 3.C 4.C 5.A6.B 7.D 8.A 9.B 10.D
11.D 12.D 13.B 14.A 15.B16.D 17.D 18.A 19.D 20.C
一、选择题
1.反映我国夏朝文明的文化遗址是( )
A.二里头文化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村文化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开始于商朝,根据是( )
A.陶钵口沿的符号
B.殷墟的甲骨文
C.戴手梏的陶俑
D.日月食的记录
3.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4.在战国时期的改革中,收效最大的是( )
A.李悝变法
B.管仲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商鞅变法
5.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负责这一工程的建造者是( )
A.禹
B.李冰
C.郑国
D.杜诗
6.下列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二、问答题
7.试述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成就。
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D 4.D 5.B 6.A
二、问答题
7.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他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时要“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
8.(略)
选择题
1.正式建立齐桓公霸主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牧野决战
B.城濮大战
C.葵丘会盟
D.垓下之战
2.以下哪一事件是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班超出使西域
3.提出两税法的唐朝宰相是()
A.姚崇
B.房玄龄
C.宋璟
D.杨炎
4.早于欧洲四个多世纪的科技发明是()
A.活字版的发明
B.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C.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
D.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
5.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都城设在()
A.建业
B.应天
C.南京
D.建康
6.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瑗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7.下列哪一项不是《资政新篇》的内容()
A.兴办近代工业、鼓励开发矿产
B.开办银行报官
C.奖励私人发明
D.澄清吏治、废除八股
8.在武昌起义胜利的影响下,首先响应的两省是()
A.湖南、湖北
B.山西、陕西
C.湖南、陕西
D.福建、浙江
9.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比较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B.《庶民的胜利》
C.《文学革命论》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0.在下列哪次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超过了******军队()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参考答案:
1.C2.B3.D4.A5.B
6.A7.D8.C9.A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