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风波
一、选择题
1.小说《风波》的线索是()
A.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事件
B.辫子事件
C.张勋复辟事件
D.六斤裹脚事件
2.鲁迅小说《风波》中的赵七爷是个()
A.恶霸地主形象
B.满清官吏形象
C.封建遗老形象
D.地痞流氓形象
3.鲁迅小说《风波》的男主人公是()
A.赵七爷
B.六斤
C.七斤
D.文豪
二、阅读分析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1)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2)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二、阅读分析题
(1)细节描写、场面描写。
(2)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它写的是辫子风波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的场面。作者用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主要暗示中国农村在辛亥革命后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不断上演,从而深化了作品要唤醒民众和揭示旧思想仍钳制着人们灵魂的启蒙与批判的主题。
(3)“九斤老太康健”象征农村的旧貌没有什么变化。“六斤裹脚”象征着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十八铜钉的饭碗”象征着人们仍在贫穷落后之中,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沿袭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