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蜀相
一、选择题
1.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2.《蜀相》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
A.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阅读分析题
阅读《蜀相》一诗,回答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在这首诗中,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
(2)为什么说这首诗在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
二、阅读分析题
(1)这首诗的三联和四联的第一句,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忠心为国的精神以及功败垂成的悲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说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
(2)杜甫在年轻时就怀着“致君尧舜”的志向,本来也想做一个辅佐明主的宰相,但一直没有实现这一理想。安史之乱时,他曾一度在皇帝身边工作,但后来因党争被贬出朝廷,漂泊西南,志向越发难以实现。所以当他回顾诸葛亮的悲剧时,也是在慨叹自己未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3)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诗的前两联分别描写了诸葛亮祠堂的远景和近景,但写景当中也包含了抒情,“自春色”“空好音”,含物是人非之感。三联两句,四联的前一句,既是追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也是对其一生的评价,融叙述、议论为一体。末尾句直接抒情。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诗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得到充分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