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省成人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大学语文是专升本层次文史中医类专业的考试科目,大学语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积累,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考纲中各课文的专题训练和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熟悉答题思路和技巧,领会考试目标和重点,方便考生及时复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检测掌握程度,提高解题和应试能力。
河南成人高考大学语文专题训练:种树郭橐驼传
一、选择题
1.《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A.类比B.夸张C.讽刺D.拟人
2.《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
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
C.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3.柳宗元倡导的是()
A.新乐府运动
B.古文运动
C.诗文革新运动
D.诗界革命
二、阅读分析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孳:天:爪:离:
(2)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的含义。
(3)将“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将“故不我若也”译成现代汉语。
(5)郭橐驼所说的“植木之性”是什么?
(6)郭橐驼能不能真的使树“硕茂”“早而蕃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B
二、阅读分析题
(1)孳:繁殖得多。天: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爪:用指甲抓破。离:被破坏。
(2)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罢了。这句话揭示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
(3)栽种时要像养育自己子女一样,种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这句话是郭橐驼所说的树之天性:“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4)所以比不上我啊。
(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6)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