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层次的考试中政治是一门必考科目,河南成人高考网为考生整理了本课程的知识点详解和练习题解析以供考生复习参考。
第十三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纲解读: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整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又会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建设也必将对经济、政治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其营造稳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事实表明文化不但深深渗透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之中,成为决定这些实力的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且文化自身也能形成产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第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及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能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和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接受和认同我国的各项制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切实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四有”的关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始终坚持“四有”标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第二,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既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远的理想和目标,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奋斗过程。培育“四有”公民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
第三,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关系,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以丰富的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扎扎实实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
以上就是2020年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的部分考点总结,内容仅供考生参考,如需获取全部学习资料可在页面下方输入姓名和电话免费领取还可以与在线指导老师联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