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的分部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女性内生殖器和女性外生殖器两部分。女性内生殖器由生殖腺(卵
巢)、输卵管道(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体(前庭大腺)组成。外生殖器即女阴。
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卵巢产生的卵子成熟后,以破溃卵巢表面的生殖上皮的方
式排至腹膜腔,再经输卵管腹腔口进人输卵管,在输卵管壶腹内受精后移至子宫腔,植人子
宫内膜发育成胎儿。分娩时,胎儿出子宫口,经阴道娩出。
第二节生殖腺
卵巢即女性生殖腺,具有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的作用。
卵巢呈扁椭圆形,左、右各一。分上、下两端,前、后两缘和内、外两面。卵巢的前缘借系
膜连于子宫阔韧带,其中部有血管、神经等出人,为卵巢门。卵巢位于盆腔侧壁髂内、外动脉
形成的夹角内,外被腹膜,为腹膜内位器官。
第三节生殖管道
一、输卵管
输卵管为输送卵子或受精卵的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为腹膜内位器官。
(一)输卵管的位置
未孕成人的输卵管位于盆腔内,约呈冠状位被包裹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其内侧端穿
子宫角开口于子宫腔称输卵管子宫口,外侧端以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故女性腹膜腔
可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
(二)输卵管的形态和分部
输卵管各段形态不同,由内向外可分为4部分:
1.子宫部为输卵管穿子宫壁的一段,管腔最狭窄,借输卵管子宫口开口于子宫腔。
2.输卵管峡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内1/3,细短而直,是输卵管结扎术常选部位。
3.输卵管壶腹约占输卵管游离部的外2/3,管腔膨大而弯曲,是精子与卵子受精之处。
4.输卵管漏斗为输卵管外侧端呈漏斗状膨大的部分。漏斗的中央是输卵管腹腔口,
漏斗的游离缘伸出许多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是临床手术中识别输卵管的标志。临床上常
将卵巢和输卵管称为子宫附件。
二、子宫
子宫为中空的肌性器官,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子宫为腹膜间位器官。子宫内膜可在激
素的调节下,呈周期性变化并有周期性脱落,形成月经。
(一)子宫的形态和分布
成人未孕子宫略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长7~8cm,可分为底、体和颈三部分。
1.子宫底为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以上圆凸的部分。与输卵管相连处称子宫角。
2.子宫体是子宫底与子宫颈之间的部分,前后略扁。
3.子宫颈是子宫最下部较细呈细圆柱状的一段,为肿瘤好发部位。子宫颈又可分为:
(1)阴道上部:是子宫颈位于阴道上方的部位,占子宫颈全长的上2/3。
(2)阴道部:是子宫颈下部突人到阴道内的一段,占子宫颈全长的下1/3。子宫内的腔
隙称子宫腔,分为上、下两部分;位于子宫体内的腔称子宫体腔,呈前后略扁倒置的三角形,
其底在上,两侧有输卵管子宫口。位于子宫颈内的腔称子宫颈管,呈梭形,向上借颈管内口
通子宫体腔,向下借颈管外口(即子宫口)通阴道。
(二)子宫的位置
子宫位于盆腔的中央,前邻膀胱,后邻直肠。正常成年未孕女子的子宫大多呈前倾
位。前倾是子宫向前下方的倾斜。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弯曲。
(三)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正常位置依赖盆膈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若这些结构松弛或损伤,可引起子
宫位置的改变。子宫的韧带有:
1.子宫阔韧带是连于子宫体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冠状位将子宫固定于盆腔侧型
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
2.子宫圆韧带
是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圆索状结构,起于子宫角输卵管子宫品
的下方,于子宫阔韧带两层腹膜之间,循盆侧壁前行,穿腹股沟管出皮下环,下行止于大阴
皮下,是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
3.子宫主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位于韧带下方,连于子宫颈阴道上部两侧
和盆腔侧壁之间,是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韧带。
4.骶子宫韧带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于骶骨的前面,向前呈弓形绕直肠的两侧
止于子宫颈阴道上部的后面。此纽带向后上方牵引并固定子宫颈,与子宫圆韧带一起维
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三、阴道穹及其临床意义
阴道为连接子宫和外生殖器的肌性管道,是女性的交接器官,也是排出月经和分娩胎儿
的管道。阴道的上端宽阀,包绕子宫颈的阴道部,两者之间的环形陷凹称阴道穹,分为前号
后穹和侧穹。其中以阴道后穹最深,其后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两者间仅隔以阴道后壁利
覆盖其上的腹膜。临床上可经阴道后穹行腹膜腔穿刺抽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外生殖器与会阴
一、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即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和前庭球等。
阴道前庭是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阴道前庭的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
二、会阴
(一)会阴的组成
会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阴即产科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区域的
软组织。广义会阴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后界
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以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为界,
将会阴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区和后方的肛(三角)区。
(二)盆的构成
肛三角的深筋膜亦分为两层,衬覆于肛提肌和尾骨肌的上、下面,称为盆膈上筋膜和盆
下筋膜。盆膈上、下筋膜及其间的肛提肌和尾骨肌共同组成盆膈,封闭肛三角。其中央有
肛管通过,对承托盆腔脏器有重要作用。
(三)坐骨肛门窝
在肛提肌与臀大肌及坐骨结节之间有一深的凹陷,称坐骨肛门窝,此窝呈尖向上、底向
下的楔形。窝内有大量的脂肪及血管、神经,是肛门周围脓肿常发生的部位。